欢迎来到浙江建华集团官方网站! 集团宗旨:求实 创新 稳健 发展

NEWS

建华工业园 一贯秉承“求实、创新、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的品质服务。广大“建华人”是热情好客的,我们十分感谢老朋友的一贯支持与合作...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大观

加沙有救了!

2009-1-8 0:00:00

  连日来持续激战的加沙局势7日出现缓和迹象。以色列军方表示,从当日起每天停火3小时,以便让加沙地带居民置备必需物品。

  充当调停人

  埃及扮演老角色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埃及已提出一项停火协议草案,呼吁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各武装派别先在加沙地带实现“一定期限停火”,同时开辟安全通道,允许粮食、药品等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进入加沙。

  穆巴拉克说,停火期间,埃及等国将继续斡旋,力争促成冲突各方坐在谈判桌前。

  在持续数十年的巴以冲突历史上,埃及多次扮演“调停人”角色。埃及此次提出的停火方案迅速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美国、法国和巴勒斯坦方面相继表示支持。法国总统萨科齐说,该提议“没有羞辱任何一方”。

  以色列也“积极评价”埃及的这一提议。虽然以方仍未给出停火期限,不过,以军方7日称,从当日起,每天下午1时至4时,以军将停止在加沙地带的所有军事行动,除非遭巴武装人员袭击。以总理办公室当天早些时候发表声明说,根据安全部门建议,以方将在加沙地带开辟一条“人道主义走廊”,以便向加沙地带居民运送日常生活必需品。

  当地时间7日下午4点左右,以军准时结束了停火,重新空袭和炮击加沙地带。

  难做庇护神

  联合国机构挨打

  随着以军军事行动不断升级,约1.5万巴勒斯坦人栖身联合国在加沙开设的23所学校。他们未曾料想,避难所也会变成杀戮场。

  以军炮兵6日先开炮击中位于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联合国学校,致使两人死亡;随后,以军空袭位于加沙城沙提难民营的联合国学校,致使3人死亡;之后,以军坦克炮火击中位于加沙北部贾巴利亚难民营的联合国学校附近街区,致使至少40人死亡。

  路透社援引目击者的话报道,在死亡人数最多的第三起事件中,以军两枚坦克炮弹在贾巴利亚法克霍拉学校附近爆炸,惨剧发生处鲜血满地,四处是炮弹撕裂的人体碎片。

  美联社说,6日堪称以军地面部队入侵加沙地带以来“最血腥的一天”。

  联合国派驻巴勒斯坦地区的人道事务协调员盖拉德同日发表声明说,为防止误击,联合国先前向以方提供加沙地带所有联合国名下建筑物的卫星定位参数。这些建筑物包括遭到攻击的3所学校。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猛烈抨击以军行径。他说,联合国曾多次向以提出了以军行动可能会危及联合国设施的警告。

  而以军发言人则告诉路透社记者,哈马斯武装人员先利用学校为掩护,向以军开火,以军随后才向学校开火。

  捉“打手机者”

  哈马斯处决内奸

  据以色列Ynet新闻网6日报道,哈马斯在过去的两天内共处决了6名通敌者,罪名是给以军指示攻击目标。

  Ynet新闻网报道称,这些被捕者之所以落入哈马斯手中,都是因使用手机不慎露出马脚。手机在加沙极为稀缺,但这些巴方内奸却经常拿着手机在哈马斯成员的住所外往来走动,探明情况后用手机与以情报官员联络,为“定点清除”指示目标。而哈马斯据此实施了抓捕。其中一名通敌者在被捕时曾试图吞下手机卡,里面保存了他和以情报部门的通话记录。

  据巴方目击者称,被处死的6人中,有3人是亲兄弟。他们被当街处死,之前还被亲姐姐厉声斥责。

  哈马斯上周还处决了一批囚犯。这些被关押在监狱中的嫌犯在监狱被轰炸后试图逃跑,但随后被哈马斯组织擒获并被立即处死。

  出现袭击者

  欧洲人开始反犹

  欧洲一些国家近来发生攻击犹太人和犹太人集会场所事件。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的一座犹太教教堂5日晚遭袭,袭击者将一辆起火汽车撞向教堂大门。当时,这座教堂正在举行宗教仪式,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此外,英国、比利时、瑞典和丹麦最近也发生攻击犹太人或犹太人聚集场所的暴力事件。

  欧洲篮球联赛一场小组赛6日遭反以色列示威者“闹场”。以色列比内哈萨隆队当天做客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阿塔图尔克体育馆,与土耳其电信队角逐欧洲篮球联赛D组的出线权。两队队员出场热身时,一些土耳其球迷高呼“以色列滚出巴勒斯坦”等口号,向以色列球员投掷硬币和打火机。比内哈萨隆队因此拒绝出赛。

  委内瑞拉6日发布公报,宣布驱逐以色列驻委大使,以此表示对以色列空袭和入侵加沙地带的谴责。而以色列外交部7日表示,将驱逐委内瑞拉驻以大使,以回应委方行为。

  “想当救世主”

  “基地”指责奥巴马

  “基地”组织二号人物扎瓦希里6日在网络发表讲话录音,指责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阻止以色列进攻加沙地带方面不作为。他在讲话中称,以色列进攻加沙地带是“奥巴马就任总统前给以色列的礼物”。按照其说法,奥巴马现阶段不阻止以色列对加沙行动,意在等上任后再出手,“美国(下届)政府试图把奥巴马描绘成改变美国(中东)政策的拯救者”。

  (综合新华社、环球时报消息)

 

  不要“铸铅”

  切望“铸剑”

  一切似曾相识:以色列军队“误击”,却宣称对手把平民充作“人体盾牌”;国际社会愤慨,以色列短暂停火……

  相似始于以色列1996年与黎巴嫩真主党冲突。以军轰炸黎巴嫩南部加纳村一处联合国部队营地,在那里避难的100多名平民丧生。

  10年后,以色列2006年再次与黎巴嫩真主党冲突。以军战机空袭加纳村一处3层楼建筑,在那里避难的28名平民死亡,包括14名儿童。遇难者中,年龄最大者95岁、最小者9个月。

  那一次,以军宣布暂停空袭48小时。

  本月6日,以色列与哈马斯武装冲突的第11天,以军炮击和空袭联合国机构在加沙地带开设的3所学校。一所学校内,至少40名避难平民失去生命。

  这一次,以军宣布暂停军事行动3小时,据称是为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和燃料进入加沙提供“方便”。

  每一次,以色列政府和军队绝无道歉表述,即使承诺展开调查,最初也总是归咎于对手蓄意藏身平民中间。

  每一次,以色列政府总是强调,伤害平民并非己方“国家政策”,而实际效果却总是向对手所属族人和群体施以“集体惩罚”。

  或许,惨案后以军暂停行动,可解读为“歉意”?

  或许,时隔10年制造两起“加纳村惨案”,再隔将近2年半制造一起“加沙联合国学校惨案”,以军全无记忆和教训,唯以暂歇枪炮为“反省”?

  或许,战争终究以政治为目的,一场冲突会令某些政党赢得国内民意支持,增加选举胜算。或许,和平终究是民意,一场惨案会让世界动容,加速国际斡旋进程,促使冲突双方罢手。

  但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冲突、甚或与阿拉伯国家冲突,无辜者总是付出最多鲜血,和平在生命意义上总是迟到。

  这一轮冲突,以军发起“铸铅行动”,令世人感受沉重。

  这一轮冲突以后,以巴之间和以阿之间,何时会有“铸剑为犁行动”?

  ——新华社评论

 

  〈〈〈战报: 截至7日晚,持续12天的交火已在加沙地带造成600余人死亡和2700余人受伤。以方有10人丧生,其中包括在以军地面行动中死亡的6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