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建华集团官方网站! 集团宗旨:求实 创新 稳健 发展

NEWS

建华工业园 一贯秉承“求实、创新、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的品质服务。广大“建华人”是热情好客的,我们十分感谢老朋友的一贯支持与合作...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大观

郎咸平十天“讲”得六十万—— 多乎哉?不多也

2009-9-16 10:13:55

  人一出名,就会有人热心地免费帮他数钱。这不,有记者看郎咸平最近十天里天南海北地出席6个各种名目的经济论坛,帮他算了算讲课费——哇,一场10万,十天“讲”得60万呢。

  郎咸平在中国经济界的地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他的一些预言,出人意料却能被不久的将来印证坐实,因此而奉为权威受到追捧,情有可原。

  原先经济学界有个笑话,讲一百个经济学家,对经济现实会有一百零一种看法。意思是现实只有一种,而看法多多莫衷一是。好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次数多了,我们总能发现谁说得靠谱些。而说的难点,或者说“含金量”所在,就是在我们大多数人还是盲众云里雾里的时候,专家已经省过神来能够指点迷津了。而比较新的说法,是一流的经济学家讲而不写,述而不作;二流的经济学家才埋头码字,蓍书立说。

  郎咸平十万一场的讲课费,要说也不算贵的。横向比,一流歌星早些年唱一首歌,还不止这价钱。文体明星出席商业活动,露个相、说几句、剪个彩,也不是几千块钱可以打发的。纵向比,同行中据说比他出场费高的低的,都有。将《明朝那些事儿》以博客形式免费提供给广大读者的当年明月,有书商帮他算过的,说此举让作者至少损失几十万。所以像郎咸平这样,开讲前一定要杜绝录音、录像,不允许别人原版复制传播,也是维护自身市场利益的“特保”手段。至于像我们这种只听得起“百家讲坛”的普罗大众,恐怕倒贴个十万,也不见得有同等规模的听众愿意捧场,很可能还没等你讲到兴头上,大家借上洗手间跑得七零八落了。这就叫人比人,比煞人。

  讲座也是需求造成的。政府官员、企业家人士都需要借助专家的“脑黄金”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了解宏观经济的走向、规避风险的要点以及经营决策的指导性意见。如果一场讲座听下来,感觉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帮助,甚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那千儿八百的“进场费”,就显得很值得了。

  至于讲课的专家,不但要有演讲的口才,最主要还是对经济现象的洞察力与预见性。这是最见功力的地方。他们的一些观点,尽管乍听起来不合常理、常识(要是了恐怕也没人要听了),但毕竟不是卜卦算命,需要拿出自己潜心研究的最新成果来支撑、证明自己的确所言不虚而不是大言不惭。这就好比让你见证名老中医遭遇疑难杂症,经过他的一番望、闻、问、切,找到症结,开出方子,最终药到病除。这也就是说,专家意见如果不那么书生意气的,而是很合时宜、击中要害的,会对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间接地创造财富,同时省下许多重复建设、半拉子工程等走歪路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