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北一片片棚户区和农居房被拆除的时候,取而代之的是正在打桩的隆隆轰鸣声,居住在这里的百姓不舍之中更多了几分憧憬和期待,因为就要告别昔日的“蜗居”生活,住进宽敞明亮的高楼里。
如今的拱墅大地,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全区上下正在建设着一项声势浩大的民心工程,拆掉落后的棚户区和农居房,建起高楼大厦,改变这个城区的整体形象,提升这里原住民的生活品质。
今天的拆迁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发展,为了营造更适宜人居的新家园。近年来,拱墅区已先后投入200多亿元建设拆迁安置房,累计竣工240万平方米,一个个环境舒适、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拆迁安置房高层小区不断涌现。
本版撰稿 记者 刘伟 拱墅报道组 汤臻
以历史街区保护推动旧城改造
打造拆迁安置拱墅模式
●关键词:小河直街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交叉口,2007年初,小河直街一期搬迁工作正式启动,涉及拆迁住户285户,在规定时间内如期完成。二期拆迁住户159户,单位1家,2007年7月28日启动,60天时间拆迁156户,占98%。两次拆迁期间,没有因拆迁引发群体性上访,反而出现了一期拆迁首日住户漏夜排队领号,二期拆迁动员大会上拆迁政策赢得广大住户鼓掌通过的动人场面,成为杭州拆迁史上实施速度最快、进展最顺利的工程之一。
小河直街原住民的住房面积普遍较小,46平方米以下的户数占54.13%。针对50%以上的住户希望原地回迁的实际,充分尊重住户的故土情结和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保护原则,小河直街回迁安置中推出了原地段安置、外迁安置和货币安置三种安置方式,即“允许原地段回迁、允许自保、鼓励外迁”的政策,创造了小河直街和谐拆迁模式。
去年国庆节前,小河直街80多户原住民纷纷选到了修缮好的房子,回归枕河而居的生活。
●关键词:桥西历史街区
拱宸桥桥西历史保护街区,能真正反映运河历史风貌的街区,在杭州老城区中为数不多。
2007年10月5日,拱墅区委、区政府启动了拱宸桥西历史保护街区搬迁工作,首日搬迁642户,创造了杭州动迁史上的神话。
搬迁工作的成功得益于政策的合理化和人性化,采取原地回迁、杭一毛地块安置和货币安置三种安置方式供搬迁户选择。考虑到搬迁户原居住面积平均每户只有24平方米的实际困难和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的情况,不仅按政策给予48平方米的保底安置,而且在扩面价格上给予优惠。历时3个多月圆满完成1112户居民、8户农户、8家单位的搬迁工作,并于2008年3月全面移交市运河综保委建设整治。
建成的拱宸桥桥西历史保护街区,划分为民居保护区、延续清末民国时期建筑风貌为主的风貌协调区和利用杭一棉近代工业厂房、原土特产仓库改造而成的中国刀箭、伞、扇三大博物馆区。
街区内保留了大量中国传统四合院结构民居建筑,青瓦白墙,木窗砖墙,尽最大可能把尚存不多的历史遗存保护下来,是杭州仅存的合院民居群落。
●关键词:大兜路历史保护街区
大兜路历史保护街区工程,东为丽水路,西至运河,北起大关路,南到香积寺路,涉及搬迁住户404户,原有居民大多为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自2008年7月26日启动搬迁工作以来,6天搬迁住户量突破60%,1个月搬迁住户量达到93%,2个月基本完成住户搬迁工作。在搬迁过程中,帮助老年人落实过渡房源、联系搬家,帮助生活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申请廉租房,帮助残疾人排忧解难,根据方案,住户可以选择在较近的剪刀厂地块安置、原地段回迁或货币安置。
大兜路历史保护街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今年国庆期间,新香积寺将开光,部分原住民将回迁,步行街也将开街。同时,剪刀厂与秉祥巷地块拆迁工作也已基本完成,目前在拱墅成片的棚户区已不多见。
除了旧城改造外,拱墅区城市有机更新的一大重点,就是坚持成片开发,统筹快速推进祥符、上塘、康桥、半山桃源、软件园等五大片城中村改造。
随着拱墅区城市化的推进,全区40个行政村已全部列为撤村建居试点村,涉及撤村建居人口9.62万人,农户2.36万户,面积达20平方公里,需要建设农转居公寓达到700万平方米,其中25个村被列为城中村改造试点村。
几年来,拱墅区已竣工农转居公寓63万平方米,共拆迁农户近5000户,完成2700余户约5700多套住宅的安置,属于城中村改造的农转居公寓基本做到了按时回迁,部分农户可做到房等人。
●关键词:祥符片
依托热电厂地块和蓝孔雀地块两大综合体,带动一批城中村改造。由拱墅区城中村改造工程指挥部最早建设的拱苑小区拆迁安置房,主要涉及阮家桥村农户,一、二、三期已经入住,四期即将安置。庆隆村的拆迁安置房小区——庆隆苑一、二期也已交付,三期已竣工,四期正在建设之中。其他还有渡驾新村、吉如家园一期、陆家圩小区等也都已交付。目前,石祥路以南祥符片大面积的城中村改造已接近尾声。
●关键词:上塘片
依托“三路二河”建设,带动七古登等3个地块城中村改造。
目前,皋亭杭汽发铸造厂地块、瓜山拱康路以东地块拆迁工作已经完成,且两个地块的拆迁安置房建设已经启动,善贤地块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今年,上塘街道还将启动七古登等3个地块城中村改造工作。
●关键词:康桥区块
依托运河新城开发,辐射带动康桥10个村城中村改造。
未来几年内,拱康路以西运河新城内将要拆迁近3000户农户,他们都将住进高层住宅,目前,已经拆迁完成500多户。拱康路以东康桥镇区域内的城中村也即将启动拆迁改造。
●关键词:半山桃源新区
依托桃源新区建设,带动4个村城中村改造。
今年是桃源新区建设的第二个年头,也是“大拆迁、大建设、大投入”之年,拱墅区将坚持优化规划为龙头、拆迁为重点、安置房建设为中心,实施“七个一”工程,完成投资12.3亿元,实现桃源新区建设重大突破。
桃源新区一共拆迁820户,预计分5期进行。去年2月2日,桃源R21-12地块安置房(桃源居安置房)已经开工建设,规划用地面积46.8亩,总建筑面积11.31万平方米。目前完成桩基施工,进行土方开挖。另外,占地92.7亩,地上建筑面积为23.9万方的桃源R21-13安置房地块将于今年底开工。
●关键词:软件园
依托总部经济区建设,带动祥符街道石祥路以北3个村城中村改造。其中星桥村、总管堂村城中村改造工作已经启动。
星桥村拆迁安置房R21-04地块总用地面积约110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共有19幢24层高层住宅组成,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预计在2012年竣工。二期15万平方米,预计在2011年开工,该项目全部竣工后预计可安置1900户农户。
以五大片城中村改造为载体 让都市里的村庄消失